关于研究所

森环森保所探究中亚主要植被区野火发生规律,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森林保护

时间:2020年12月04日 19:09 来源:  作者:宗学政 田晓瑞

森环森保所森林防火学科组探究了中亚主要植被区野火发生规律及预测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火险等级。结果明确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高火险区域的分布范围,有助于该地区今后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林火管理措施,并为“一带一路”国家森林保护合作奠定基础。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亚地区的干旱和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未来野火发生频率或强度增加,并导致森林面积减少。但目前对于这一区域的火研究很少。将该地区植被类型分成灌木、草原和山地森林。基于2001-2015年地面观测数据,采用Nesterov修正指数计算火险指数。根据火险指数变化和过火区的分布特征确定各区的火险期。采用2030s2021-2050)和2080s2071-2099HadGEM2-ES模式(RCP2.6, RCP4.5, RCP6.0, RCP8.5四种排放情景)结果,分析未来的火险天气变化,并预测潜在过火面积。

研究发现灌木区的火险期为41—1130日,草原的火险期为31—1130日,森林的火险期为41—1030日。灌木和森林区的过火区主要发生在6~8月,而山地森林的过火区主要发生4~6月和8~10月两个时段。2030s2080s情景下,各植被区火险期内降水量和温度显著增加(图1)。未来情景下火险指数显著增加(图2),导致了各植被区潜在过火面积也增加。

 

1 不同植被区降水量和温度变化。(a)(b)(c)分别表示灌木、草地和山地森林区域火险期降水;(d)(e)(f)分别表示灌木、草地和山地森林区域火险期温度。

2 各植被区不同气候情景下MNI及其增量。(a)为基准情景下的MNI(b)(c)分别为2030s2080s情景下的平均MNI增量;(d)(e)(f)(g)分别为RCP2.6RCP4.5RCP6.0RCP8.5情景在2030sMNI增量;(h)(i)(j)(k)分别为RCP2.6RCP4.5RCP6.0RCP8.5情景在2080sMNI增量

该论文以“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ildfires in Central Asia” (“气候变化对中亚地区植被火险的影响”, doi: 10.3390/f11080802)为题在线发表于农林科学二区期刊《Forests》(《森林》)。的第一作者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宗学政,通讯作者为田晓瑞研究员。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202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695)的共同资助。 (宗学政 田晓瑞 /森环森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