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所

孔祥波:防虫治虫就要成为它们的“知己”

时间:2018年06月26日 15:46 来源:  作者:

 
《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6月21日讯  记者:李娜

      大凡经历过森林病虫害的林业经营者往往谈“虫”色变。其实,害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害虫种群数量失去控制后的暴发成灾。

  “虫害究竟什么时候会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对害虫进行管理?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了解害虫、掌握害虫的生态学规律,是科学有效地对害虫进行综合管理的基础。自2002年参加工作,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孔祥波便与害虫打起了交道。

  “昆虫通过分泌不同的信息素来进行‘通讯’。例如,昆虫寻找配偶交尾就是通过分泌性信息素来完成的。”孔祥波告诉记者,自1959年人类从家蚕雌蛾中分离、鉴定了第一个昆虫性信息素(蚕蛾醇)以来,昆虫信息素研究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生态学的发展。植物和昆虫化学生态的研究,已成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多年来,孔祥波以重要的林业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为研究对象,分析、鉴定寄主植物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的作用机制以及昆虫雌雄两性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

  松毛虫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面积最大的森林害虫,也是孔祥波花了最多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的害虫。多年的防治实践证明,有效防治松毛虫的关键是在虫害大暴发的初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但由于松毛虫的动态变化规律复杂,生产上缺乏简便有效的监测和预测技术,往往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不但增加了防治的难度和投入,而且在暴发后期不得不采用化学防治,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孔祥波及项目组其他科研人员提取松毛虫性信息素,通过化学分析和室内外生物测定,鉴定了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补充完善了落叶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赤松毛虫诱芯林间应用的最佳性信息素成分及比例,最终完善了我国6种主要松毛虫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不同种类松毛虫雌雄之间具有特定的信息交流机制,而这种交流是通过松毛虫雌虫释放的特定组分化学物质完成的。”孔祥波告诉记者,他们立项研究“松毛虫复杂性动态变化规律及性信息素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松毛虫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松毛虫复杂性动态变化规律和突变规律的研究,开展了松毛虫性信息素鉴定及利用性信息素进行松毛虫大面积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展了松毛虫大面积系统监测和预测模型建立、松毛虫监测和防治决策及管理软件的研究,最后形成松毛虫种群监测的基础理论和配套技术体系。

  “我们研究松毛虫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性信息素的结构,最终都是为更好地防治虫害服务的。”孔祥波说,项目组申请了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的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全国25个省(区、市)开展了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6年-2010年,浙江、河北、辽宁、内蒙古等25个省(区、市)开展了松毛虫性信息素引诱监测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辽宁省示范区涉及3个县,布设诱捕器380个,累计监测面积58.22万亩,因监测到位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43.8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86亿余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示范区涉及8个林业局,布设诱捕器1614个,累计监测面积498万亩,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600万元……

  “松毛虫是食叶害虫,产卵量大,用性引诱剂进行诱捕防治比较困难,但是对于虫情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松毛虫种群密度开始上升,而虫口密度较低的初始发生阶段,引诱监测效果十分显著。”孔祥波告诉记者,性引诱剂诱捕器解决了松毛虫早期监测和及时防治的关键技术,应用区5年间共挽回林木直接经济损失10.8亿余元。

  松毛虫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孔祥波近几年又把研究重心转向小蠹虫,分离、鉴定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小蠹虫是蛀干害虫,躲在树皮或枝梢里面,喷药防治效果较差。我们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防治,对雌虫和雄虫都有引诱作用。这种防治方法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畜和天敌都没有影响。现在一些林场已经在用这种方法防治小蠹虫,防治效果很好。”孔祥波手里拿着一个装有聚集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向记者详细讲述这种小小的装置是如何在虫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孔祥波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有许多成熟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产品。2006年,吉林省云杉林应用小蠹诱捕器3万余套。据吉林省敦化市不完全统计,6500套诱捕器共诱杀云杉八齿小蠹4000余万头,目前已很好地控制住了小蠹虫种群密度。“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防治蛀干害虫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一步,孔祥波希望能够把这种防治方法推广到更多林区。